一直对春秋战国那段历史感兴趣,那是一个多么波澜壮阔的时空啊。虽然当时礼乐崩坏,周王室衰微,各地的诸侯明里暗里不再听话私下里小动作不断,群雄争霸,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或者是年代太遥远了,而历史留存下来的文字,只看到了宏观的一面,期间的细枝末节,应该是最生动最吸引人的。 乱世出英雄,那可是一个人才倍出的时代,以一个后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那个舞台最精彩,真的值得大书特书。 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那便是能尽可能地分一杯羹,于是想尽办法富国强兵,争霸天下。你方唱罢我登场,果真是霸王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各国分饰各个角色,在历史的舞台上玩得不亦乐乎! 想想当时的情形,有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谁武力强,谁打赢了谁就是老大,握有话语权,其他人都要听你的。但小兄弟私下里也不服气,于是想着法地再把台上的大哥拽下来,自己也享受两天被人尊崇的滋味。所以,战国七雄,轮流登场。即使是那些小国,也在私底下演绎着各自的精彩。倾情演出了,留不留名或许不是主要的,毕竟我为我的国家争取过了,在历史的舞台上表演过了。当不了主角,演个小配角,跑个小龙套也算是过过瘾了。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有点能耐的人大概都有点表现欲。只要你有才干,不管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便能在当时的舞台上露露脸儿。毕竟,舞台这么大,只有一个主角怎么唱得下去,那不成了独角戏了?谁也不甘寂寞,大到诸侯国君就不用说了,小到孟尝君手下那个鸡鸣狗盗之辈,也沾了自家主子的光趁机在史书上小小地留了一笔哩! 思想家们忙着推销,改革家们忙着富国,军事家们忙着强兵,其他的小喽罗忙着出名,大家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殊途同归。不过,思想这形而上学的玩意很抽象,多数人推销得不顺利。改革家是实践者,很容易就能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成效,比起虚无的思想来更易于被国君们接受。国也富了,兵也强了,准备好了,那接下来说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战斗吧。 各家流派,学成文武艺,货卖天子诸侯家。于是,思想大开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大花园里一直姹紫嫣红,争妍斗艳。货架上琳琅满目,各个诸侯国是买主,那些怀揣着梦想的精英们蠢蠢欲动,耐不住寂寞,开始主动地上门推销自己了。 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纷纷攘攘热闹非凡,精彩纷呈。不怕不识货,反正市场不止你一家,机动灵活的人是从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于是,各位精英们便奔走于各国之间,推销的同时,在自己的名下便各自聚集了一帮子门徒,拉起一面大旗可着劲地宣传。 一直在想,这么多思想流派,不知有没有互相攻讧的情形,似乎没有看到派别之间打擂台搞竞赛拳脚相向的历史传闻,相关的只言片语,也难妄加揣测。 历史的天空里,多少颗璀璨的星星在熠熠生辉啊!那个时期的历史天空,绝对是群星璀璨,光芒万丈,可与日月争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