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198
- 性别
- 保密
- 主题
- 金币
- 枚
- 水晶
- 滴
- 存款
- 元
- 阅读权限
- 1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20-3-13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不忘 于 2021-2-19 22:07 编辑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是与苦难作伴的,却意外生出有许多欢乐,而这些意外就是我们幸福的理由。
幸福这个词,虽然简单,却蕴含着难以言说的丰富内涵。
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向幸福出发》,来过这档节目的人,包括节目主持人,都是些在苦难中挣扎的人,而他们却于苦难中get到了许多欢乐,从而衍生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幸福感。
一个八岁的女孩,在失去父亲之后,母亲也瘫痪在床。和大多数同年龄的孩子相比,她的幸福似乎遥不可及。然而,她说只要妈妈在,她就很幸福。她愿意为了守护这份幸福辛劳付出。所以,一个人的幸福感并不是可以那么简单定义。对于那个八岁女孩来说,与妈妈相濡以沫的时光就是欢乐的时光,有妈妈的陪伴就是幸福了,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被父母亲人捧在手心里,也未必能感知得到幸福。
可以这么说,感知幸福的能力才是发掘幸福的源泉。是什么,剥夺了一些人感知幸福的能力?这个问题太复杂了,让我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但有一点,欲望必定是影响人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想而不得,求而不得,必会徒生许多烦恼,人于烦恼中是生不出幸福感的。
然而,欲望却不是一个万恶的东西。人若无欲无求,也不是件好事。如果所有人都无欲无求,可能就没有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奋斗,这个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小时候为了一根棒棒糖背会了一首古诗,长大了为了升职加薪,努力工作。这些合理的欲望都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正能量。真正影响人们幸福感的欲望,是那些超出了我们能力的不切实际的欲望,得寸进尺的欲望。
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我想,应该是心态。同样一件事情,心态不一样,看法就不一样。有一个老太太病瘫多年,全凭老伴无微不至地照顾才活着。另一个老太太身体健康,老伴却早早去世了。健康老太太觉得自己不如病瘫老太太幸福,因为她觉得有老伴照顾,哪怕是长年卧病在床也是幸福的。而病瘫老太太却在羡慕别人能行能动,无病无痛。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说这两个老太太都不幸福,因为病痛和失偶都是人生的不幸,也可以说这两个老太太都有幸福,因为健康和有老伴相依为命都是幸福的。如果两个老太太各自换个心态去思考,是不是就都能get到自己的幸福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