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语“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对于这句话我一直持有保留意见。穷人的孩子不是不可以当家,而是注定有他的局限性。正是这种局限性,会让他错过很过东西,也会让他更多地只看到了眼前的成功。一个人可能暴富,但他只能是暴发户,一个贵族的形成,至少需要两三代人。即使是暴发户的子孙,他也已经不是穷人的孩子了。 莫说是一个人,就算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所在的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与都市的称呼不大相配。追根溯源,就是某一任泥腿子出身的大家长,长期主政一方的后遗症。农民出身的大家长是个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他的早期经历很好地印证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凭着敢想敢干的魄力,在农村改革初期,大家长干得风生水起。进入政府部门更是显示相当强的能力,将一个贫困乡镇很快发展起来,并借着不错的政绩平步青云。他是穷人家的孩子,也确实早当家了,然后当他坐上这座都市的大家长的时候,穷人家孩子的局限性就显露出来了。大家长主政这座都市的时期,让这座都市也贴上了“穷人家孩子”的标签。主政乡镇,大家长的眼光和执行力都是相当出色的。农民出身的他对乡镇现状了如指掌,更有着超越普通农民的前瞻性和大局观,管理一个乡镇他是一个出色的父母官。然而,当一座都市交到他手里的时候,他的前瞻性和大局观就显得可悲可笑了,一心用管理乡镇的方法去发展一座都市,注定会把都市发展成大一点的乡镇而已。“穷人家的孩子”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会影响他的发展前景和高度,而更很可能会拥有可怜的自尊和自傲心。就像我每次和别人介绍我家乡这座都市时,面对别人眼中的轻蔑,总会无力却顽强地反驳,却不敢面对它自身的发展滞后。 “穷人家的孩子”是自强的,可往往这种自强很容易变质。粉饰太平也好,自吹自擂也好,也许他的意识里,他认为的强大就是强大,大概是贫穷限制了想象。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虽然有所保留,但并不排斥,只是并不赞同家长用穷人家孩子的方式教育子女。真正能当起家的孩子,不会是穷人家的孩子,“穷人家”、“富人家”与财富有关,又不仅限于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