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性别
- 保密
- 主题
- 金币
- 枚
- 水晶
- 滴
- 存款
- 元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4-11-19
- 打卡等级:水墨使者
- 打卡总天数:155
- 打卡总奖励:16035
- 最近打卡:2025-03-09 15:18:54
 鲜花( 1)  鸡蛋( 0)
|
我小时候是个野孩子,上树、掏鸟、捅马蜂窝的事儿没少干过,野得用老人的话说狗都嫌弃。对于捅马蜂窝我是记忆深刻,那次经历太惨了,被一群马蜂追着蜇了满脑袋包满手包,我记得大概肿了有一周时间。不得不说人对于危险的应变能力,有马蜂飞出来的时候,我出于本能地立刻用胳膊挡住了脸,所以脸没有被蜇到。
那时候住的是土房子,父亲和叔伯们用泥掺着稻草和到一起,用木框模子一块一块拓成土坯。刚拓的土坯不能直接盖房子,得彻底干透才行。干到八成透的时候,土坯才不会散开,再翻过另一面晒干。雨天的时候还得着忙着盖,如果淋了大雨就彻底废了。所以乡下人一般秋收后拓坯,春天开化之后开始盖房子。
那时候的房子一共四间,三间留一个门用于居住,睡觉、会客、做饭、吃饭都在这三间。最边上一间留一个门,这间被称为耳房,耳房的用途多是堆放杂物。耳房里面不用泥抹里子,马蜂最喜欢在土坯与土坯之间的缝隙做窝。
马蜂窝很隐蔽,不容易找到。我是专业的野孩子,通过观察追踪工蜂,我在耳房找到了马蜂窝。那时候没有零食,金灿灿甜腻腻的蜂蜜具有无法抵挡的诱惑。于是,在某天中午趁大人午睡的时候,我偷偷地拿了一根葵花杆儿,进了耳房。割掉葵花盘的葵花杆儿,上下两端被割成斜面,正好能插入土坯缝隙。当我把葵花杆儿插进去,立刻惊动了窝里的马蜂,紧跑慢跑还是被蛰了满头包,兵荒马乱的声音惊动了父母。
晚上,父亲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把葵花杆儿包上破布,破布上蘸了火油,点燃了放到马蜂窝外边烧。父亲说,之所以选择在晚上是因为马蜂都回了窝,能够一网打尽。被烟熏了的马蜂是飞不出来的,然后慢慢的就被烧死了。等到油布烧完,顺着土坯缝隙扒开,露出将近三十多厘米的蜂盘,被烟熏火烤过已经成了黑色不能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