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迟8N 发表于 2022-12-15 16:01:20

洗霜华


以下引用原文:
当国粹京剧遇上民谣,看到这句话时不禁笑了,国粹京剧怎么会遇上民谣?二者又有何关联?细细想好似理不出个头绪。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历史老师曾经讲到过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不过也只是蜻蜓点水而已。关于民谣好像就没有在课本里出现(其实也是有的,只是当时都称民歌)。民谣出现的时间京剧是无法比拟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唱腔也多变,题材上凡是能与民间关联的都可以写进民谣里。所以很多民谣连署名都没有,可却深入老百姓的心底。快乐可唱悲伤可唱,上班可唱回家依然可唱。总之怎么看两者都没什么关联,而今却把这两者联系上来让我怎么也想不通。大概是脑回路不够脑洞不够大吧。
早上打开手机划出来张一山唱的声声慢却融合了京剧的韵味,不得不令我大开眼界。
张一山也算知名演员,从童星走到现在无论电视剧还是影片也拍了不少,只是不知道他唱歌也不错的。听听他的这首声声慢,与京剧的底蕴背景很是协调一点也没有违和感。于是就坐下来慢慢地欣赏。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张一山一开口听着就醉了。娓娓道来像细说像低语,把你自然而然带入进去,带到美丽的江南白墙黛瓦的清幽古镇。听江南的传说听潺潺的溪水流过就如细说江南的古风逸事。杨柳扶岸新泥初上,风流倜傥的美少年打马而过,不为听竹林穿叶只为那一袭红巾,那一片春色着染下的温情。
屋檐洒雨滴,正逢春雨淅淅,零落的春之声在琴弦上漫弹细品。悠雅的画面随之跃然纸上,不得不令人心驰神往。炊烟袅袅起,仿佛之间从瑶台到了烟火味十足的人间。看炊烟袅袅村庄在暮色里呼唤着夜归的人。
时光辗转岁月如梭,蹉跎的足迹在宛然里书写光阴,是远是近江南的点滴都在一首诗里将日子丰盈。京剧的唱腔悠悠扬扬,高低嵯峨与声声慢的慢字是多么的合拍,与江南的春景是多么的契合。越听越是欢喜这首曲子。寻寻觅觅,时远时近回首阑珊处,宛然看见你巧笑的颜容。
月落乌啼,晨曦还在入睡,天光在夜色里揽着蛰伏的鸟声等着阳光的拥抱,等着欢笑声从林间醒来。京剧的一声声呼唤,是亲切是问候也是等待,将零零碎碎的故事整合,在一朵花的时光里重拾往昔。
梦里的花开在了藤蔓上,沿着紫藤的攀爬,是寻觅还是找寻,花香引着蝶儿们翩翩起舞,是清新、典雅,是祥和是热烈,一切与春相关的都倾泻而来。不必在意在说什么也不必在意飞舞的是什么模样,你只需站在这里深深地呼吸,一切的美好都拥抱了过来,一切都欣然品鉴。
沿着梦的衣裳甩起长长的水袖,在京剧声的魅力里婉转翩然。在那片青草地着上翠色的绿,不断地循环,在叮当声中踏开青石板还有遇见一个你想遇见的如紫丁香般的女孩儿。在你最美的时光与江南撞个满怀,约上晴朗的天灿烂的花典雅的兰,再煮上一壶龙井,还有比这更好吗?
音乐还在缠绵,滴落在芭蕉上的细语寻寻觅觅,零零碎碎可否遇见天青色的青花瓷。无限的循环无限的享受。国粹京剧与民谣的碰撞可谓开了音乐史上的又一先河。
谁说他们不能相碰?谁说不能相遇?在声声慢里一切都不用多说,也不用很深地去理论,你只需要静静地去倾听、去陶醉,已经足够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是清幽是寂静。一抹江南春色晕开了江南的美景,在袅袅娜娜的炊烟里享受人间烟火的美食,在品茗的弦音里笑吟诗词歌赋阳春白雪。

1、京剧我完全不懂
2、我也不关注演艺圈的事
3、我的帖子写不了这么多字
4、我连续两轮票绵绵,又何须贴掉他?
5、行文风格不一样,这个不知道怎么证明







江迟8N 发表于 2022-12-15 16:02:31

说文风相似的,可以提一下,哪里相似?

温若寒8N 发表于 2022-12-15 17:17:09

孤杀里只有二个名额,还有一个联杀在里面,洗什么联杀?
你是刺嫌,洗刺吧

蓝忘机8N 发表于 2022-12-15 17:51:15

温若寒8N 发表于 2022-12-15 17:17
孤杀里只有二个名额,还有一个联杀在里面,洗什么联杀?
你是刺嫌,洗刺吧

孤杀贴里的杀不是已经出了,金夫人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洗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