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年华

 找回密码
 加入水墨
搜索
查看: 968|回复: 1

[L] 洛小音的试杀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0-05-20 22: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露天电影院    文字:洛小音

    小时候,人们的娱乐节目太少了,除了听收音机,最开心的莫过于放映队来村里放电影。在那些最宽敞最平坦的地方,谁家的打麦场吧,树起两根高高的铁杆子,架起一面白色的背景布,等人们吃过晚饭,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或是月光白白亮亮的时候,那块白色的布便会变魔术了。   

    小孩子们是最快乐的,一边奔走相告,一边早早地催着母亲快快做饭,吃了饭,等不及,早约好几个小伙伴拿着小板凳去占好了地儿,等候在那里了。大人们却是不慌不忙地,收拾妥当,才相跟着出家门。如果是在邻村放映,一般大人们去得便少了,破家值万贯,家私虽不丰,但看家还是必要。小孩子们才不理会这些,照样兴奋地结着伴去,因为没有月亮的晚上,去别村有时要走很黑的路,七拐八拐的,如果不熟悉的话,很可能会迷路。再者,几个人一起也是为了壮胆。  

    等人们聚得差不多了,电影便正式放映了,那些年,放映的那些影片都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象什么《小兵张嘎》,《黄英姑》,《白莲花》,《庐山恋》,到后来的《喜盈门》,《笑比哭好》,《少林寺》……还有很多,记不清名字了,都是人们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好电影。
   放映的过程中,人群寂静无声,看得都很投入,就连平时调皮的孩子们也少有地安静,尤其是看到引人入胜的儿童片,即使有的坐在了反面,看到的画面全是反着的,也不计较。周围一片黑,只有电影布是亮着的,老人们抽的旱烟的烟头一亮一亮地,那束放映的白光在流动着,折射着世间的悲欢离合,演绎着人间百态。

   那种全村男女老少百余人坐在一起观看的场面和氛围,安静又温馨,想起来便令人心一下子柔软了,那种感觉是现在的电影院里体会不到的。
   换胶片的时候,人群立时便活跃起来,人们趁机去厕所的,或是去买包烟的,或是小声地议论地,孩子们便象泥鳅般趁机四处乱窜,大人们便呵斥着他们,警告他们一会找不到家。不过,大人们是不必担心的,猴精的孩子们哪能找不到自个的家呢!

    夏天的时候,带把大蒲扇,呼呼地拍蚊子,沐着明朗的月色,一天的疲劳慢慢地散去。记忆最深刻的却是冬天,穿得厚厚的,裹得严严实实,迎着风,顶着月亮,坐一小板凳在那里看,一边看一边使劲地跺着脚,有时候还用力地吸着鼻子。天冷,脚快冻僵了,每次电影散场的时候,回家总要泡泡脚,脚都麻木了,运气不好的时候便给冻感冒了,下次还照看不误。

   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影片,也舍不得回家,因为喜欢那种人多的气氛,便索性趴在自己膝盖上迷糊,睡一阵醒一阵地。
   每一次电影结束的时候,总会盼望着下一次放映队再来,因为又会给人们带来新的快乐大餐。就这样,童年时期在这种露天地里不知看了多少部影片了,有的看好几次也不厌烦。后来上了中学,学校会组织学生们去电影院看,觉得那种整齐的一排排的椅子,却比不上露天地里的错落杂乱来得亲切。

    恍忽二十多年了,如今,这种露天电影似乎已经绝迹了,如果不想去影院,随便买几张碟,便可以在家里用家庭影院放了看,而且,电视里也有专门的电影频道,想看电影,很容易啊。只是,象现在这样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里看,感觉却不如小时候那么魂牵梦绕地让人难忘。

    露天电影,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快乐,这种快乐不能迁徙,它只属于过去,而你我,只能用记忆的形式,把它保存!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0-06-12 21: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墨年华第56届风云《月上重火》 第二轮司徒雪天YH观赏映雪红梅【杀帖】


一直对春秋战国那段历史感兴趣,那是一个多么波澜壮阔的时空啊。虽然当时礼乐崩坏,周王室衰微,各地的诸侯明里暗里不再听话私下里小动作不断,群雄争霸,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或者是年代太遥远了,而历史留存下来的文字,只看到了宏观的一面,期间的细枝末节,应该是最生动最吸引人的。
乱世出英雄,那可是一个人才倍出的时代,以一个后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那个舞台最精彩,真的值得大书特书。
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那便是能尽可能地分一杯羹,于是想尽办法富国强兵,争霸天下。你方唱罢我登场,果真是霸王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各国分饰各个角色,在历史的舞台上玩得不亦乐乎!
想想当时的情形,有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谁武力强,谁打赢了谁就是老大,握有话语权,其他人都要听你的。但小兄弟私下里也不服气,于是想着法地再把台上的大哥拽下来,自己也享受两天被人尊崇的滋味。所以,战国七雄,轮流登场。即使是那些小国,也在私底下演绎着各自的精彩。倾情演出了,留不留名或许不是主要的,毕竟我为我的国家争取过了,在历史的舞台上表演过了。当不了主角,演个小配角,跑个小龙套也算是过过瘾了。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有点能耐的人大概都有点表现欲。只要你有才干,不管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便能在当时的舞台上露露脸儿。毕竟,舞台这么大,只有一个主角怎么唱得下去,那不成了独角戏了?谁也不甘寂寞,大到诸侯国君就不用说了,小到孟尝君手下那个鸡鸣狗盗之辈,也沾了自家主子的光趁机在史书上小小地留了一笔哩!
思想家们忙着推销,改革家们忙着富国,军事家们忙着强兵,其他的小喽罗忙着出名,大家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殊途同归。不过,思想这形而上学的玩意很抽象,多数人推销得不顺利。改革家是实践者,很容易就能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成效,比起虚无的思想来更易于被国君们接受。国也富了,兵也强了,准备好了,那接下来说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战斗吧。
各家流派,学成文武艺,货卖天子诸侯家。于是,思想大开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大花园里一直姹紫嫣红,争妍斗艳。货架上琳琅满目,各个诸侯国是买主,那些怀揣着梦想的精英们蠢蠢欲动,耐不住寂寞,开始主动地上门推销自己了。
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纷纷攘攘热闹非凡,精彩纷呈。不怕不识货,反正市场不止你一家,机动灵活的人是从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于是,各位精英们便奔走于各国之间,推销的同时,在自己的名下便各自聚集了一帮子门徒,拉起一面大旗可着劲地宣传。
一直在想,这么多思想流派,不知有没有互相攻讧的情形,似乎没有看到派别之间打擂台搞竞赛拳脚相向的历史传闻,相关的只言片语,也难妄加揣测。
历史的天空里,多少颗璀璨的星星在熠熠生辉啊!那个时期的历史天空,绝对是群星璀璨,光芒万丈,可与日月争光辉。
回复 鲜花(0)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水墨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水墨年华 |天天打卡

GMT+8, 2025-5-2 16: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