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年华

 找回密码
 加入水墨
搜索
查看: 2023|回复: 0

[WX] 雪域飞鸿的试杀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12-08 17: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集 美 魂

  走进集美,就仿佛走进了一个伟人奇彩瑰丽的梦。这个小城镇是那样的清幽,又那样的宁谧,使得众多的来访者一踏上集美的街道,就不由得放轻了脚步。是的,请安静些,陈嘉庚先生在这里长眠。
  如果说厦门是南中国的一颗明珠,那么集美则是这颗明珠上最夺目的光点,因为它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的故乡,是陈嘉庚事业的发祥地,也是陈嘉庚辉煌一生的最后归宿地。在十九世纪,集美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渔村,而现在它是爱国者的圣地。它“集中华民族优秀品德之美,集炎黄文化精华之美”(白刃语),无疑地,是陈嘉庚赋予了它如此深厚的内涵。
  陈嘉庚年轻时就立下倾资兴学的宏伟志愿,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从1913年起,他一面在新加坡办实业,一面着手创办集美学校(又称集美学村),大力普及国民教育。在旧中国长达三十多年的动乱中,集美学村曾屡次毁于战火。19491111日,蒋介石派了8架飞机轰炸集美学村,投弹30多枚,毁掉教学楼2幢,村宅数十幢,炸死师生8名,村民21人,酿成了“双十一血案”。这一血案使集美人民进一步认清了蒋介石的狰狞面目。1950年,陈嘉庚应毛主席之邀,回国在集美定居,决心重建集美学村。
  鳌园是这座学村的核心部分,包括集美解放纪念碑,博物观和陈嘉庚陵墓,均由陈嘉庚亲自主持规划,于1951年动工,至1961年竣工。1993年厦门市政府在鳌园的外围建成“嘉庚公园”。
  集美解放纪念碑庄严耸立,毛主席亲笔题写了碑名。碑高28米,座阶两层,分别为八级和三级,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流血牺牲,经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终于获得中国大陆的解放,集美的解放。碑的南侧镌刻着由陈嘉庚设计的“台湾全省图”和《台湾史略》。耿耿丹心,于此可见一斑。
  博物观的长廊两壁及围墙四周,满是连环浮雕图,既有历史风云的再现,如“战国篇”、“三国篇”;又有革命烽火的重演,如“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等。每一幅图只有一米长、半米宽,容纳的人物往往多达四、五十个。每一个人物都眉目清晰,毫发毕现,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强渡金沙江”一幅尤其充满动态美。一条小船满载着英勇的战士,冒着连天炮火,在巨浪中颠簸。有人落水了,有人在呐喊,战士们奋力摇船,冲向对岸,……历史的涛声在耳边轰鸣!这哪里是冰冷的浮雕,这分明是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19618月,陈嘉庚逝世于北京。周恩来、朱德、陈毅亲为执绋起灵,灵柩运回集美举行国葬。一代英杰,安息在鳌园之中。他的墓的外形十分特别,是一只巨大的鳌。鳌背是可以活动的,当然现在已被封死。鳌园大约便由此得名。可是陈嘉庚为什么要独具匠心,将自己的墓设计成鳌形呢?也许是因为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鳌是最能负重的生灵吧。据说它曾背负过蓬莱三岛;而女娲补天之际,鳌又曾慨然献出自己的四足用作天柱,极具自我牺牲精神。鳌,不正是陈嘉庚一生倾资兴学、负重前进、“公忠谋国”的最好写照吗?
  在鳌园,你看不见一根木头,只有冷峻的花岗石昭示着一种奇异的风采。这些青黑的石头,沐着天风,倾听着海的涛声,忠实地守护着一个伟人不灭的灵魂,而把历史的沧桑永久地铭刻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上。
  海风猎猎,仰首苍穹,那天幕上闪烁着的,哪一颗是我们的“陈嘉庚星”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水墨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水墨年华 |天天打卡

GMT+8, 2025-5-2 16: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