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年华

 找回密码
 加入水墨
搜索
查看: 2281|回复: 3

[DEF] 蝶不恋花试杀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04-12 17: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
  “哪来?”
  “江湖。”
  “江湖是哪里?”
  “梦想生长的地方。”
  “你的梦呢?”
  “正在生长。”
  “哪去?”
  “江湖。”
  ……
  十年前,你我曾经有过这样的问答。尽管当时丢失在风里,但经历了十年,风中依旧可闻。
  十年后,我又站在了你的面前。只是此时,我的梦已经做到了尽头,在岁月的河里,如同不知来处去向的旅者,寂寞的风沙中,徒留倦怠的身影、沧桑的面容、黯然的眼神,还有经历尽漂泊后的落泊魂。
  
  


  (一)
  前生,我到底多少次喝了你酿的美酒,所以才会长醉在你的槐荫树下,一醉千年?
  瑟瑟的秋风里,太阳收敛起饱满的金色余辉。在余辉的照耀下,绛紫色的野花花瓣,片片下坠,犹如我守望的希翼被秋风摧残,岁月中逝去的记忆开始褪色。
  站在深秋的巷口,我在依风而泣。曾经俊朗的面容,在皎皎月华下,不再清秀、单纯。
  
  


  (二)
  尽管,千年守望、守望千年,依旧是心中的痴迷。
  可十年后的今天,我宛如亘古的化石,封固着自己的思想,当儿女情长从心中掠过,曾经脸上鄙夷的神色,会在刹那间僵化;死去的希翼再难在深情的夜中复活。
  曾经红尘中痴迷的文学朗园,思想上寻求的朴素花朵,人群中寻找的真情温馨,慢慢的幻化成天边的云,萦回不离却捉之无踪。
  在这样的秋的季节里,我收获了什么?
  
  


  (三)
  我在等待你的出现。
  我在期待一份绝望中的希望。
  如果说等待,能提炼出真情,我愿用我一生去迎接这份真情。
  如果说期待,能化解绝望,我愿用生生世世享受寂寞的煎熬,在落寞的梦中遐想那份希望。
  而你,终会挽一缕白云踏歌而来,温情和风尘仆仆的气息,应和我秋夜柔声的倾诉。
  
  


  (四)
  把我的信赖交给你,把我的柔情交给你,把我的歌声交给你。
  把我柔柔的情感拥抱的今夜交给你,把我款款的相思织就的明天叫给你,连同前世的无奈、今世的相守、来生的契约,托付给你。在你的牵引下,化落泊为炽烈,花忧伤为淡淡的微笑,化思念为明丽的歌声。
  远离云淡风轻的誓言时,你我在秋风中来,亦将驾着秋风而去。
  牵手,走进梦中的家园。
  
  


  (五)
  无人撑起的伞,也是雨伞;无人提起的灯,也是夜灯。
  江湖夜雨十年灯!夜雨,下了十年,夜灯,燃了十年。
  心,就这么忧伤地跳着;雨,就这么淅淅沥沥的敲打着江南的雨巷。就这么默默的静侯,不知你是否在今夜策马而过。
  也许今夜策马而过时,冰凉的泪水会继续让忧伤濡湿双眼。
  
  


  (尾声)
  “你的剑在哪儿?”
  “剑在心里。你呢?怎么没带刀?”
  “刀?我已不再带刀。我只有思念,只有思念这把刀。”
  呢喃中,余音袅袅。秋夜的天空,写满了无数的忧伤……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06-12 18: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墨年华第20届风云纹籽乖九十大寿【红楼梦】 第二轮蚊首挖孙绍祖(A)(孙绍祖出)


且莫忘了来时的路

昨天群里聊天、发红包、抢红包正热闹时,刚刚抢了红包、做了一个鬼脸的凝月哨子冷不丁地蹦出了一句话:刚才看到一篇文章看得难受,一个母亲在超市偷一只鸡腿、一本儿童读物给孩子。
愣愣地看了半天,以为她会接着告诉我们究竟是看了什么,结果等了半天也没有后话。想想又不好意思问她,只好自己复制了“一个母亲在超市偷一只鸡腿”去百度,结果就看到了这两天网上比较热议的话题。http://news.025ct.com/dujiapinglun/2016/0601/442637.html

不能怪凝月泪点太低,也不是说她太伤春悲秋。我看完以后都觉得眼睛红红的、鼻子酸酸的。虽然说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已经司空见惯,但相信还是会吸引很多人注目、感喟。只是在注目、感喟甚至捐款资助后,又能留下什么?现在这个社会,人们似乎太容易遗忘,也太容易忽略,即便每次拿出来都只会让人嘘嗟两声,但嘘嗟之后还是嘘嗟,别无它法。
我从来不说自己是高大尚,但总爱在背后琢磨些什么。因此看完这则新闻故事,不由又想起几年前在办公室和同事的一次讨论,一次与这新闻故事相类似的事件引发的讨论。

那天是个礼拜一,早上开完碰头会后回到办公室,就听见办公室唯一的女同事在讲着早上送儿子去音乐学院附小后,回来路上的见闻。原来女同事在早上乘坐公交车来办公室的路上,听到身边站着的两位妈妈谈着自己儿子早上吃的什么早餐。其中一位妈妈说儿子正长身体需要营养,所以早上专门给儿子下了一个荷包蛋。
也许是那位妈妈在谈到给儿子准备一个鸡蛋时很欣慰的样子给女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同事感叹地说:我以前送儿子经常都是出租车来出租车去的,今天离开学校时看时间稍微早点就坐了一回公汽,结果就碰到了这事,看那位妈妈当时很自豪、很欣慰,我都不知道说什么,我真的没想到她为什么那么自豪。
静静的听完她讲完故事、发完感叹,我但是很是无语。我知道她家境不错,平时工作虽然相对拖沓但起码在劳动纪律执行上还算合规,因此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没有必要发感叹。
她愣了一下,问我:怎么啦?我说错了吗?不就是一个鸡蛋吗?
我更加无语,只好说:恩,确实就是一个鸡蛋,但你知道也许这个鸡蛋她拿出来的时候都会很窘迫,也许她的儿子一个礼拜就只能吃上这一个鸡蛋。你以为所有的家庭都想你一样衣食无忧?都能每天的士来的士去的?其实你错了,你不知道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可以的话,你以后多坐几次公交车,带着儿子坐公交车,你可以看到很多,而且你的儿子也会看到很多,说不定你儿子会更出色。
你……女同事看我急匆匆说出一堆话,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是说出了一个单字。

(未完,还没把两个故事连起来,大家等等,只要活着就好。)

孙绍祖WZ     黑蛋:文火相惜
回复 鲜花(0)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7-02-12 22: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杀贴] 水墨年华第29届风云《梦回华声》 第二轮玉笛HS致敬【工兵】

胡思乱想(一)

走出伤春悲秋的年龄段后,人,似乎多了几份成熟。
说这个还真不是自夸,因为现在的我,不再泡在那些要么宫廷虚幻要么韩流缠绵的电视剧里面。风云游戏的闲暇时光里,多是上网看看书,对电视很少关注,直到近些时日的国风起。
冬夜无事,又值寒风起,懒懒地躺在床上,闲得无聊地打开电视机,当转到中央台重播的《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节目上时,终于让有一下无一下的我停下了频繁换台的手。尽管只是中途插入,但风趣幽默、行云流水的主持风格,思维敏捷、对答如流的选手答题,一下子吸引了我。当不再满足每天一集的电视转播时,才发现自己俨然成了一位上网搜索视频观看的粉丝。
接下来的日子里,又接连的搜索观看了《中国成语大会(第一季)》以及与之相关相近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甚至还转而搜看了《中国拼写大会》和河北台的《中华好诗词》。不过真正看完时,不禁汗颜。一直以为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学略知一二的,却全然就是井底之蛙一只,虽不能说是没有完全入门,至多也只能称得上“半吊子”。好好地检讨自己,于古人而言,现代的我们差距已太远。
春节刚过,中央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又震撼来袭。于是每天八点一到,就如同一位乖乖的小学生每天端坐电视前,打开微信等待节目的开始,在看电视的同时参与互动答题。虽然偶尔能答对几题,但经常性的头脑短路、回答问题时的东扯西拉,让一旁的老公和儿子都能嘲笑几句。确实,时光流逝中,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
我不是一个纯理性的人,感性思维的时间相对来说更多些;我也不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人,有时候的目光真的很浅短。因此对于现下文化的流行,每每不是那么敏感,甚至还会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尽管不再看什么宫斗、韩流,不看什么《爸爸去哪儿了》等没有一点油盐味道的东西,但对于那些选秀一类的节目倒也不排斥。比如《中国好声音》就连续看了四季,甚至包括那些《天籁之战》、《蒙面歌手》等现在认为就像垃圾一类的节目,还都能坚持看完。只是当回味一二时,才发现自己依然被带进了死胡同——想想看,这一类的选秀造星,又体现了几分真正的价值?或许自己也正是因为过多地接触了这一类节目的原因,才变得那样的愚笨(儿子的话)。
不知道当年推出《卷珠帘》、《画》等歌曲的《中国好歌曲》,还能走多远。也不知道那些靠颜值和所谓明星来维系的节目又能走多远?但我相信,浮躁的文化可以捞个盆满钵满,但会伤了一个民族的魂、断了民族的根。希望我这不是危言耸听。
胡思乱想到这里才慢慢有了点感悟:文化的流行是要有些底蕴的,而我们现在正在逐渐将其丢失。
回复 鲜花(0)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7-02-12 22: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杀贴] 水墨年华第29届风云《梦回华声》 第三轮雨婵HS致敬【工兵】
胡思乱想(二)
确实,文化的流行是要有些底蕴的,可悲的是,这底蕴我们已经在丢失却浑然不知。
春节刚过,小妹带小孩来拜年。闲聊起春节期间的电视节目,我就随口问了一句小孩有没有看《中国诗词大会》。得知她们还不知道在播放这个节目时,我很是认真地介绍了一番,并建议她们陪着儿子一起看,全方位的接触点中国传统文化总归有好处。
自家小妹一向听我的,我既然说了,相信她会去做,但其他的呢?我知道自己勉强不了更多人,正像当我在单位谈起此事时,唱和呼应的很少一样。大家聚在一起,她们会一如以往的像以前那样,更喜欢谈论明星的婚姻八卦、出轨绯闻,要么就是谁比谁人气高、谁比谁粉丝多。甚至,宁愿为一个大字不认识一箩筐的半文盲的绿头翁在短短七年赚得别墅洋车、价值过亿摇旗呐喊,至于网上间或出现的诸如清朝“重戏轻工”导致亡国的警醒之言,多数情况下会直接忽视。
在这里我不是想贬低娱乐界的某种现象,但不得不说我们现下,有太多的现象说明我们已经在将自己这个民族的本源慢慢遗忘,漠视着传统文化正被逐步淡化、分解。当文化的渗透已触及我们的底线时,我们知道么?
谈到文化的渗透,也许更觉悲哀。当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盘剥时,我们的邻居却可以用文化来引导国民、鼓舞士气、鞭策自己。
今年春节,有一篇故事在沉寂了三十年后,突然开始在微信上流传。尽管文字已经经过了加工改造,但我相信年岁稍微大点的,还是会从这个故事中看出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的影子。
1987年,栗良平通过收集日本民间故事,用简单地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对话、质朴的人物性格描写,写出了《一碗阳春面》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坚强面对生活的不幸、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的美好品质。
《一碗阳春面》的面世,在日本本土甚至在外国他乡,成为一种精神激励广为流传。尤其是在战争的废墟中经艰苦奋斗、团结一心、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短短的二三十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日本,上至首相、议员、企业家,下到企业员工、普通百姓,无不为这个故事深深感染,因为在它朴实的语言下,蕴藏着触动灵魂的人格力量和人性光辉。
也许流传是因为一种美。但在这份美好中,文章背后的底蕴有多少人知道?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转发这个故事时,从中体会出几分真正的含义。
一个社会的凝聚力,不仅仅需要一个故事的感染力,更需要全社会去培育真善美,呵护一个民族留下来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并把这份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传承下去。
忘记了谁说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的邻居可以有人写出这样能凝心聚力的文字,我们自己的那些所谓作家、文人们呢?你们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么?如果不能,即使你写完三重门,再去写四重门、五重门哪怕是九重门,都没有一篇文字能像这篇文字能给一个民族以思考,能更给人以精神鼓舞。
悲哀,不可怕。如果能在悲哀中走出来,我们一样可以走的很好。
回复 鲜花(0)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水墨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水墨年华 |天天打卡

GMT+8, 2025-5-2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