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年华

 找回密码
 加入水墨
搜索
查看: 2209|回复: 1

[MN] 凝月无语弑杀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常驻青年
  • 打卡总天数:101
  • 打卡总奖励:10926
  • 最近打卡:2022-07-13 08:47:1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07-21 18: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楼不胜寒》片段
  周夫人提到的伯阶姓杜名初字伯阶,是诗圣杜甫的十三代传人。十多年前在翰林院做学士,怎奈他性格怪吝,说话不知禁忌,结果被同僚弹劾出翰林院,到处漂泊,直到遇到周儒嘉的父亲周许林,两人一见如故视为为知己,他来到临荷书院,解决了衣食之忧。周许林去世后,为报知遇恩,他依旧留在这里,现在是临荷书院的督学。他学问渊博、记忆力过人,有学生故意摘了冷僻的句子问他,没想到他才听几个字,很快就把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一字不差背出,并对这段话进行释义。有的老师对他不服气想考他,结果没考到他还被他问住。
  杜伯阶上课从来不带书,往讲台上一站,人不笑总让人觉得他在笑,圆圆的脑袋上豆子一般大的眼睛四下逡巡,有的学生就忍不住挤眉弄眼,脸上堆起坏笑。然而杜伯阶不在意,张开扁豆样的厚嘴唇说道:“把你们的书翻到……”标准的南方话不高不快,学生们一边好笑他的神态和声音,一边服从地打开书。杜伯阶讲正题的时间很短,最多一柱香时间,这个时候课堂非常安静,只听见杜伯阶的声音在课堂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盘旋;正题一结束,他绷紧自己的圆脸坐在讲椅上不声不响,小眼盯着他的学生们,盯得学生回避他的眼光,这时他得意地笑起来,把学生的名字编成故事阐述正题,每到这个时候,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假如你在这个时候听见拍桌子打板凳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千万不要以为走错了地方,那一定是杜伯阶怂恿他的学生“胡闹”。为了这事,周儒嘉曾找过他几次,没见成效。周儒嘉一气之下干脆把自己的上课时间调成和杜伯阶的一样,没想到杜伯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变本加厉。于是在临荷学院就有了这样一幕:墙壁的这间教室里杜伯阶嘻嘻哈哈,学生们拍会桌子,敲回板凳,热闹非常;另一间里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周儒嘉上课,隔壁时不时的声浪传过来,他们依旧正襟危坐,充耳不闻。私下很多老师和学生们都纳闷:按照周儒嘉严谨的个性,怎么不辞退杜伯阶?有人揣测是周儒嘉让杜伯阶有自知之明,主动提出辞职,没想到杜伯阶不但不提居然还当上督学。众人不解,倒是周夫人一语中的:杜伯阶上课动静大,周儒嘉选择这个时间上课,既磨练自己的定力,又锻炼自己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更重要的是借机检验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于杜伯阶,学生中流传着他的很多笑话。其中一则是:有次下课他和周儒嘉走在一起,学生从后面喊他:“杜老师——”,他没听见,学生学着他浓郁的南方口音又喊:“杜—老—西—”,他还没听见,学生故意变着音调如滚刀一般喊出:“豆腐脑——”,没想到他回过头,忙不迭地应了声:“哎!好!好!”周儒嘉纳闷地问他为什么答应,他美滋滋地说:“他们叫我杜老。”不苟言笑的周儒嘉忍俊不禁:“人家是叫你杜老吗,是叫你豆腐脑!”刚欲翻脸训斥学生,没想到杜伯阶瞪着他,“不许胡说!‘是’就是‘是’!”周儒嘉笑得眼泪差点掉出来。那以后,杜伯阶便得了“豆腐脑”的外号。“豆腐脑”三字一用到杜伯阶身上,人人都觉得形象生动。这个“豆腐脑”当真了得,最平常的内容经过他的大脑过滤,再经他提炼密制,真如营养丰富的“豆腐脑”,让你在饱餐后还久久沉湎在它的滋味里。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04-22 11: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墨年华第18届风云【三国杀】第二轮合肥战区志继获得天义贴杀司马懿、蒋琬(烟花)

不是第一次玩三国杀,但是是第一次玩这样的三国杀,与其说是三国,其实是四国。
零零总总中,晕乎着,不知该怎么分析,这样的规则,似乎不用判断谁属于哪里,需要分析的是技能,没有王,忠臣,反贼和内奸,和我曾玩过的三国杀相比简单不少,技能的运用糊里糊涂。
对本届的哨子致以无比的崇敬,特别是这头脑风暴,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哈,五体投地,我这是说,可别让我真这么做,那可做不来的。片形三月来,对着你,我要向你致敬。花飞也请来,这么复杂规则下的点票,辛苦了,小手不知道酸了没,让我给你揉揉,放心,是揉揉,绝不调戏。
知道要杀人,我的手也是要敲得飞快,对于规则的理解,在这过程中慢慢领悟。我现在也不清楚做的到底是要制衡,还是要先灭一方的势力。先前的强盛和强势并不好,物极必反,在没有取得绝对的制胜权中,极有可能被弱的几方联手而灭。所以,还是保持低调,继续低调。
想起战国后期的连纵,苏秦可做六国相,最终还是失败,也正因为这失败,秦国才拥有了统一六国的战机。
苏洵的六国论为六国找到六国的弱点,燕国因为使用刺客,楚国是因为不讲信义,严格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弱点和错误,都无法逆转秦在变法后的强大,前一阵的芈月传,也是阐述了这个观点,一个太后能做到用自己去让周边的国家顺服听从,这在当前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在当时,不能说是天经地义,但肯定是非议不够,否则的话,软刀子都是能杀死人的,芈月太后恐怕早就一条白绫去见她的老伯去了。这部剧不喜欢,不是因为芈月,是因为导演要为芈月洗白,历史就是历史,何必为了什么能量枉顾历史,这样情况的还不少,就如对武则天,同样有的电视剧为了洗白她,而把弱者黑化,不止黑化,还彻底的踩上一脚,让他们不得翻身。
提到这,又想到今天看到一篇关于袁崇焕的文章,内里也是提到两个人,一个褒扬袁,另个把袁彻底写成汉奸卖国贼。看到这,不禁想到会写字人是这么的可怕,黑白曲直就在他们的笔下真实或歪曲。
回归正传,按照中国的历史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论是秦统一,或者是其他国来统一,都是符合历史潮流,就如本场的三国战,最终的胜利只属于一个国家,究竟是谁,没有人能猜测到。即使到了最后一轮,也要在看到究竟谁倒下,才能确定。


蒋琬SG  技能  武魂  根据规则  带走志继  志继真实身份  甘宁SG
司马懿SG  技能  矢北  根据规矩  不出局
回复 鲜花(0)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水墨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水墨年华 |天天打卡

GMT+8, 2025-5-2 19: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