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87
- 性别
- 保密
- 主题
- 金币
- 枚
- 水晶
- 滴
- 存款
- 元
- 阅读权限
- 6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23-3-2
- 打卡等级:水墨长老
- 打卡总天数:322
- 打卡总奖励:46031
- 最近打卡:2024-08-11 09:30:20
 鲜花( 1)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23-08-20 19: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0日,星期日。农历癸卯年七月初五
白天一天,闷热无比。这会儿临近黄昏,忽然下了一阵雨。我记得真真切切,昨天是查看了天气预报的,说今天“晴”。赶紧再去查,天气预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悄悄改成了“小雨到中雨”——不过,雨就下了几分钟就停了,知道天气预报一会儿会不会再改。或者后半夜真的下了中雨也说不定。不过,后半夜下,那不应该是明天吗?
也有可能天气预报就是“实时”的才对。
经过四五个双休,给上初中的亲戚家的小朋友讲英语音标,终于告一段落。小朋友学习很用功,求知欲也很旺盛。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有好感吧,忍不住愿意多教他一些。不过对于讲音标这事,与我确有些“硬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这玩意儿是确实算是“会”,但由于口音习惯问题,发音很难标准。我可以自负地说,学语言的“悟性”我有,但我同样可以很自豪地说,在语音方面“我这一生摆脱不了我故乡山村那一股红薯面窝窝头的味道”——我也不想去改变。我这辈子,其实植根就在窝窝头里。
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命运。不是有一位我们的教父般的伟人曾经说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吗?不愧是伟人啊,原来他早就洞察了这一切:父辈为官,子辈大抵也是官:官大官小的问题罢了。就算时运不济暂时没做官,但也可以混一个“官商”,可以完全不靠父辈,自己白手起家赚一个富可抵国。父辈平民,子辈大多也只能是草根。拥有一个集团又如何,一不小心,就会被收拾得一干二净。如果一个平民的儿子,和一个父亲是当官的儿子,同时以同样的学历和方式进入一家国企,算是同一起跑线吧,一般情况下,父亲是官的儿子,肯定晋升得快。
想起当初在省城读书时的经历。当时我们学生中,论人数确实是农民的儿子多。可是这些农民的儿子,却大多表现平平。要么埋头学习,争取毕业后分配一个好点的单位;要么以为端上了铁饭碗,从此就稀里糊涂,拼命潇洒青春。但总有那么几个官宦家庭出身的,父辈不停地奔波于学校,学生自己也争气,于是毕业时或保研,或留校,或已经入了dang,直接分配到政府部门当官去……农民家的儿子们,哪有这见识和思维啊。
不服不行。现代社会是讲究“资源”的社会。有人说是“资本”。什么是资本?霸占了资源的就是资本。
双休两天,吃乡下亲戚们送的嫩玉米,和收刨的花生,这两天成了主粮。我很喜欢。其实我很喜欢和向往老家土地上的农民生活的。甚至内心产生过“当初为什么要考学出来”的念头。但仔细再琢磨,发现这想法矫情了。如果当初不出来,能不能生活到现在、如何生活到现在,都成问题。头一条:能不能讨到媳妇;二一条:有没有勇气有没有能力养孩子,都不一定。何况,现在,农民也不一定就有地可种了。一切资源归国家。
所以当初选择那么辛苦求学,说什么理想啊“装痣”啊,都TM扯淡。我在考学的时候就目标明确思想坚定:就是图混个“商品粮”!可惜时运不济,轮到我们的时候,全民所有的“商品粮”国企,变成了就京城几个“懂事会”的私人的了。我们的身分也从“国家干部”,变成了给“懂事会”那几个打私工的。我们的员工根本使命,也从“建设现代化的涉huizhu义”变成了“保障股东利益最大化”。
有衣穿有饭吃,且混着吧。看到小朋友们还有兴致在风云中争论,我很欣慰。这社会,仍旧活力满满嘛。
【今天口号】
且混着吧! |
|